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
2016-12-13 发布 2017-0 1- 01 实施
前 言
本标准按照 GB/ T 1. 1 - -2009 给出的 规则起 草。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。
本标准由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 SAC/ T C 554) 归口。
本标准起草单位:国家知识产权局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。
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贺化、马维野、雷筏云、严庆、马鸿雅、徐俊峰、陈明媛、张立、唐烤、刘海波、 李锡玲、李小娟、张雪红、李东亚、韩奎国 、岳高峰。
引言
科研组织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知识产权管理是科研组织创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,也是 科研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。制定并推行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标准,引导科研组织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,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,对千激发广大科研人员 的创新活力、增强科研组织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。
本标准指导科研组织依据法律法规,基千科研组织的职责定位和发展目标,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 略。科研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求、创新方向及特点等,在实施过程中可对本标准的内容进行适应性调整,建立符合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。通过实施本标准,实现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,增强科研组织技 术创新能力,提升知识产权质鼠和效益,促进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。
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
本标准规定了科研组织策划、实施和运用 、检查、改进知识产权管理 体系的要求 。
本标准适用 于中央或地方 政府建立或出资设立的科研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。 其他性质科研组织可参照执行。
下列文件对 千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 可少的 。凡是 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GB/T 19000 - - 2008 质址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
GB/T 29490 -- 201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
GB/ T 19000 - 2008、GB/ T 29490 201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 于本文件。 为了便千使用,以下重复列出了 GB/ T 19000 - 2008 、GB/ T 29490 - 201 3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。
3.1
有明确的任务和研究方向,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业务骨干和一定数量的研究人员,具有开展研究、开 发等学术工作的基本条件,主要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,并且在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,财务 上独立核算盈亏,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,在银行有独立账户的单位。
3.2
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
自然人或法人对其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,主要包括专利权、商标权、著作权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、地理标志权、植物新品种权、未披露的信息专有权等。
3.3
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
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。
注: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,如质量管理体系、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。
3.4
知识产权方针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y
知识产权工作的宗旨和方向。
3.5
知识产权手册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ual
规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文件。
[ GB/T 29490---2013, 定义 3.7]
3.6
员工 staff
在科研组织任职的人员、临时聘用人员、实习人员,以科研组织名义从事科研活动的博士后、访问学
者和进修人员等。
知识产权记录文件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cording document
记录组织知识产权管理活动、行为和工作等的文件,是知识产权管理情况的原始记录。
科研项目 research project
由科研组织或其直属机构承担,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所实施的项目。
项目组 project team
完成科研项目的组织形式,是隶属千科研组织的、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开发活动的科研单元。
专利导航 patent-based navigation
在科技研发、产业规划和专利运营等活动中,通过利用专利信息等数据资源,分析产业发展格局和
技术创新方向,明晰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路径,提高决策科学性的一种模式。
知识产权专员 intellectual property specialist
具有一定知识产权专业能力,在科研项目中承担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。
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、实施、运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,待续改进保持其有效性,并形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,包括:
注 1: 本标准出现的”形成文件的程序“,是指建立该程序,形成文件,并实施和保持。一个文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要求;一个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可以被包含在多个文件中。
注 2: 上述各类文件可以 是纸质文档 ,也可以是电子文档或音像资料3
应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,形成文件,由最高管理者发布并确保:
编制知识产权手册并应保持其有效性,包括:
6) 人力资源、科研设施、合同、信息管理和资源保障的知识产权相关文件;
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应满足以下要求:
6) 建立、保持和维护知识产权记录文件,以证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要求;
最高管理者是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第一责任人,负责:
6) 策划并批准知识产权中长期和近期目标;
最高管理者可在最高管理层中指定专人作为管理者代表,总体负责知识产权管理事务:
6) 审核知识产权资产处置方案;
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,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,承担以下职责:
建立知识产权资产清单 ,建立知识产权资产评价及统计分析体系,提出知识产权重大资 产处置方案
注: 直大科研 项目由科研组织自行认定 。
建立知识产权 服务支撑机构 ,可设 在科研组织中负责信息文献的部门,或聘请外部服务机构,承担以下职责:
研究中心应 配备知识 产权管理人 员,协助研究 中心负责人,承担本 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,具 体包括以下职责:
注: 研究中心是指科 研组织直接管 理的实验室 、研究室等机构。
项目组长负责所承担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,包括:
协助项目组长进行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,负责:
通过人 事合同明 确员工的知识产权权利 与义务 ,包括 :
6) 建立职务发明奖励报酬制度,依法对发明人给予奖励和报酬,对为知识产权运用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;
c) 明确员工造成知识产权损失的责任。
加强入职、离职人员的知识产权管理,包括:
6) 对于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岗位,应要求新入职员工签署知识产权声明文件;
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培训,包括:
6) 组织中、高层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培训;
加强项目组人员的知识产权管理,包括:
6) 在论文发表、学位答辩、学术交流等学术事务前,应进行信息披露审查;
c) 在项目组人员退出科研项目时,进行知识产权提醒。
加强学生的知识产权管理,包括:
6) 学生进人项目组,应进行知识产权提醒;
加强科研设施的知识产权管理,包括:
6) 处理实验用过物品时应进行相应的知识产权检查;
中形成的知识产权和科学数据,要求用户在发表著作、论文等成果时标注利用科研设施仪器情况。
加强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管理,包括:
加强知识产权信息管理,包括:
根据科研项目来源和重要程度等对科研项目进行分类管理;科研项目应实行立项、执行、结题验收 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,重大科研项目应配备知识产权专员。
立项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包括:
执行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包括:
结题验收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包括:
评估与分级管理中应满足以下要求:
实施和运营过程中应满足以下要求:
许可和转让过程中应满足以下要求:
终止,以及知识产权权属的变更等。
作价投资过程中应满足以下要求:
应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,防止被侵权和知识产权流失:
根据需要配备相关资源,支待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运行,包括:
设立经常性预算费用,用千:
定期开展检查监督,根据监督检查的结果,对照知识产权方针、目标,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,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。
最高管理者应定期评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,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,确保与科研组 织的战略方向一致。